百里关山隔,千林气候分。
霜华飞冉冉,木叶坠纷纷。
日照云根湿,溪回草气芬。
涧泉流细响,雨过更堪闻。
清水道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水道中》是清代诗人宋琬创作于1647年的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宋琬,字玉叔,号荔裳,是清初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说,被并称为燕台七子。他在文学上的成就颇为显著,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宋琬的家族背景较为复杂,由于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他被下狱三年。后得白冤屈,流寓江南和吴越间,最终起用为四川按察使。
诗歌背景:《清水道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在东晋时期,以清水为人治病的道教派别——清水道曾流行一时。据记载,东晋简文帝司马昱曾事清水道师王濮阳,他曾为简文帝求嗣,使得李太后怀上孝武帝,又常以清水为人治病。《清水道中》作为宋琬的作品,很可能受到当时文化环境的影响,通过描写清水道的治病场景来表达诗人对这种神秘文化的敬仰或是批判。
诗歌内容:宋琬在《清水道中》中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陇阪高耸入云,秋天的天空显得更加辽阔;山石林立,千叠水波荡漾,古朴的板屋点缀其中。诗人还提到了停驻马匹询问当地耆旧,以及询问井税的情况。
《清水道中》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清代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背景,同时也能领略到宋琬深邃而细腻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