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文节

长歌祖席对斜晖,座上人人爱陆机。
春色渐生江树变,河冰初泮客帆归。
青云有路看先达,白社何人恨独违。
今日与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谩沾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林文节》是明朝文学家郑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作者信息和文学价值:

  1. 诗歌原文与注释翻译
  • 《送林文节》的原文如下:
    “长歌祖席对斜晖,座上人人爱陆机。
    春色渐生江树变,河冰初泮客帆归。
    青云有路看先达,白社何人恨独违。
    今日与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谩沾衣。”
  • 该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其中“春色渐生江树变,河冰初泮客帆归”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客人启程的情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对即将离别的感慨。
  • 译文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 郑关作为福建闽县人,字公启,师从林鸿,并与弟郑阎皆能诗,可见其文学修养深厚,对古典文学有较深的研究和理解。
  1. 作者介绍与生平
  • 郑关,字公启,福建闽县人,明代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反映社会现实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1. 作品背景与创作目的
  • 根据《送林文节》的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郑关在其朋友或亲人离开时所作,表达了对其未来行程的美好祝愿及依依不舍的情感。
  • 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交往中,送别诗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友人的送别,寄托了深厚的友情和不舍的心情。
  1. 诗歌鉴赏与评价
  • 郑关的《送林文节》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造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长歌祖席”、“春色渐生江树变”等,使得整首诗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画意。
  • 郑关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后世文人学习和研究的经典之作。
  1. 相关联的其他文学作品
  • 《送林文节》与其作者郑关的诗歌作品一起,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性、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送林文节》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郑关文学才华和深情厚谊的象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