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二首 其二

南冠丈人何偪仄,恶风吹云闭春色。
白梅阴多开苦迟,黄鹂口噤啼不得。
东方征轮断无迹,呜呼彼苍未肯回天戎,翻令丝絮专元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苦寒行二首 其二》是杜甫的诗作。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描绘去年和今年白帝城的雪景,表达了他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感慨。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
    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

  2. 诗歌鉴赏

  • 对比表达:诗人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雪景变化,突出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无情变迁。
  • 细节描写:诗中的“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等细节刻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雪后的景象。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加深了读者对诗歌情感的共鸣。
  •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现象变化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通过观察自然景观的变化,诗人抒发了对人生、历史更迭的哲思,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还具有深远的思想意义。
  1. 艺术特色
  • 象征手法:诗中的“冻埋蛟龙”和“寒刮肌肤”等比喻,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层次,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
  • 韵律和谐:《苦寒行二首 其二》的押韵和节奏处理得当,读来朗朗上口,体现了古典诗歌的音乐美。这种韵律美使得诗歌更加悦耳动听,易于传诵。
  1. 文学地位
  • 唐诗典范:《前苦寒行二首(其二)》作为唐代文学的代表之一,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为后来的文人墨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杜甫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 后世影响:杜甫的《苦寒行二首 其二》不仅是其个人作品的代表,也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都曾以杜甫的这首诗为蓝本,创作出更多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杜甫的《苦寒行二首 其二》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而且在思想上也展现出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这部作品是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每一位热爱文学的人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