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兵之馀气不淑,立春一月寒犹酷。
东日微微背旸谷,西风猎猎遗华屋。
吴侬号饥拜人前,吴姬受冻啼门曲,去年冬雷折地轴。
苦寒行二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苦寒行二首 其一》是一首反映作者在战争之后所感受到的苦寒之景的古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寒冷天气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 诗人背景
- 孙一元:孙一元是一位明代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 郑善夫:郑善夫同样是明代的著名文学家,他的诗作同样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 诗歌原文及翻译
原文:
刀兵之馀气不淑,立春一月寒犹酷。
东日微微背旸谷,西风猎猎遗华屋。
吴侬号饥拜人前,吴姬受冻啼门曲,去年冬雷折地轴。翻译:战争结束后的余威仍然笼罩着大地,立春一个月的严寒依然让人难以忍受。东方太阳刚刚升起,却无法驱散阴霾;西风吹过,带走了最后一丝温暖。吴侬软语中传来人们的饥饿之声,吴地的女子们受冻哭泣,仿佛去年冬天的雷声已经摧毁了大地的根基。
- 诗歌鉴赏
- 自然景观描绘:诗中的“东日微微背旸谷”和“西风猎猎遗华屋”生动地描绘了战后荒凉的景象,夕阳和秋风成为了画面中的主要元素,传达出一种冷清和凄凉的氛围。
- 人物情感表达:通过对吴侬(吴地区的百姓)和吴姬(吴地的女子)的描述,诗歌展现了他们在战乱后的生活困境,以及他们对未来充满忧虑的心情。
- 历史事件回顾:诗句中提到“去年冬雷折地轴”,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国家根基的影响,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苦寒行二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本记录历史、反映民生的艺术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民的苦难生活,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学作品在传递历史信息和激发人们思考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