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兵之馀气不淑,立春一月寒犹酷。
东日微微背旸谷,西风猎猎遗华屋。
吴侬号饥拜人前,吴姬受冻啼门曲,去年冬雷折地轴。

【注释】:

1.苦寒行二首其一:作者在《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中说:“我行苦寒地,自叹非丈夫。”这首诗是其“苦寒”的第二首。

2.刀兵之馀气不淑:刀兵余下的余气不纯正。淑,纯正。

3.立春一月寒犹酷:立春后一个月仍然寒冷如初。

4.东日微微背旸谷:太阳斜照,照不到阳光普照之地(即朝阳)。旸谷,神话中的太阳所在处,这里借指阳光普照之处。

5.西风猎猎遗华屋:西边刮起的大风把房屋都吹得摇摇晃晃。遗,遗留。

6.吴侬号饥拜人前:吴侬(泛指江南一带的人)因饥饿而叩头求食。

7.吴姬受冻啼门曲:吴地的女子因为受冻而哭泣。吴姬,泛指吴地女子。

8.去年冬雷折地轴:去年冬天打雷时雷声震裂了大地。

【赏析】:

此诗为杜甫晚年困居夔州时所作。诗人以“苦寒”为题,描绘夔州地区深冬的严寒景象,表现了他忧国伤时、思念故乡的感情。全诗语言质朴,感情深沉真挚,是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典范之作。

首联写夔州的严冬,突出了严寒的特点。颔联写天晴日出,但阳光照不到阳光普照的地方;颈联写百姓生活困苦,连妇女都因饥饿叩头乞食;尾联写去年冬天的雷电天气。全诗紧扣“苦寒”二字,层层深入地描写了夔州地区的严寒和人民的困苦生活。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它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性的气候现象的描述,而更是一个时代和社会状况的反映。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乱,人民痛苦呻吟。他的诗歌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这首诗正是这种情感的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