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也归何处,营魂不可招。
只疑天地阔,竟作死生遥。
苦海风涛壮,炎方罔两骄。
伤心卧佛寺,秋雨自兰苕。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来看第一句:“宓也归何处,营魂不可招。”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宓”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女,这里用来代指刘宓。诗人在寻找她的归宿,却不知她的灵魂去了何方,这种无助和迷茫的心情被诗人用“营魂不可招”来形容。

第二句:“只疑天地阔,竟作死生遥。” 这是诗人对自己悲痛心情的抒发。他感到世界如此广阔,仿佛与生死的距离遥远,无法触及。这里的“天地阔”和“死生遥”都是形容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三句:“苦海风涛壮,炎方罔两骄。”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死、荣辱等大问题的思考。他认为,人的生命就像在苦海里经历风涛一般,充满艰辛;而世间万物,如同炎方的火焰中的虚幻之物,都是浮华不实的。

第四句:“伤心卧佛寺,秋雨自兰苕。”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在悲伤之中寻求慰藉的心情。他选择了去佛寺寻求心灵的平静,而秋天的细雨则像是来自远方的呼唤,让他更加感到孤单和无助。

最后一句:“赏析:诗人通过对刘宓的怀念以及自己的悲痛心情的表达,展现了他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度思考。他的诗句既有对生死哲理的探索,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死亡的畏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