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道屋为暑雨所破为作破屋歌

南州暑月气正溽,伏雨衣裯尽如漉。
朱方转东热更酷,渴想宫冰与夏屋。
不应天气反北行,苦寒之地炎蒸沃。
长安敝庐淫雨里,上漏下湿宁安宿。
方子新颓笼鹤亭,郑生亦失穷猿木。
郎官俸薄食指繁,原宪终辞九百斛。
伏金未伏火未流,虞书历象今难读。
安居美食古所贱,陋巷箪瓢分须足。
洛阳杜鹃湿不归,愿得羲和宅旸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思道屋为暑雨所破为作破屋歌》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作品。此诗以咏物起,先写“破屋”由来,再写其破而复立,最后写其“不与世同忧”,表达了诗人对破屋的怜惜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体察。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思道屋为暑雨所破为作破屋歌
王稚登
破屋三间草树低,
新秋八月忽惊雷。
一宵风雨无余力,
万顷波涛卷地来。
山势何曾成毁易,
人心终古有忧危。
只应天地相磨折,
未信人谋得巧为。

注释:

  1. 破屋三间草树低,新秋八月忽惊雷。
  2. 这是在描绘破屋被风雨破坏的情景。三间小屋被风雨摧垮,草木因风浪摇曳而显得低矮。新秋八月,突然响起了惊雷声。
  3. 一夜风雨无余力,万顷波涛卷地来。
  4. 山势何曾成毁易,人心终古有忧危。
  5. 只应天地相磨折,未信人谋得巧为。
  6. 这两句是诗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思考。山势虽经千百年风雨侵蚀仍屹立不倒,但人的心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忧虑和不安。只有承认天地之间的自然力量是无法预测和控制,人才不会过于迷信人类的智慧和努力,相信只有通过不断的磨砺才能获得进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