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与近夫太初同游

余幼寡好尚,所求在岩峦。
青鞋白接䍠,濩落三吴间。
良朋偶云集,结我以岁寒。
殷郎自东海,孙子自函关。
霜月明枫江,驾言虎丘山。
归云拥绝阁,下视空尘寰。
腾身慕黄鹤,延年愁金丹。
愿言事支遁,孟浪烟霞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虎丘与近夫太初同游》是明代郑善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虎丘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意蕴。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郑善夫(1485年—1523年),字继之,号少谷、少谷子、少谷山人等,福建闽县高湖乡(今福州郊区盖山镇高湖村)人。他是明代官员、儒学家,弘治进士,正德初始授户部主事,负责榷税浒墅,后来因愤懑于时局而辞官。
  1. 诗歌原文
    余幼寡好尚,所求在岩峦。
    青鞋白接䍦,濩落三吴间。
    良朋偶云集,结我以岁寒。
    殷郎自东海,孙子自函关。
    霜月明枫江,驾言虎丘山。
    归云拥绝阁,下视空尘寰。
    腾身慕黄鹤,延年愁金丹。
    愿言事支遁,孟浪烟霞端。

  2. 诗歌赏析

  • 主题明确:这首诗的主旨是表达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虎丘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 语言优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归云拥绝阁”,既描绘了虎丘的美景,又寓含了诗人对于世外桃源的向往。同时,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音乐感。
  • 思想深刻: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通过对比东海的殷郎和函关的孙子,反映了不同人生选择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同时,诗人也通过“延年愁金丹”等句子,流露出对长生不老梦想的无奈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虎丘与近夫太初同游》不仅是一首美丽的山水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