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忽不乐,驾言结游驷。
遥望南山木,郁郁有真意。
崖瀑垂素幢,谷风击繁吹。
洞幽无别踪,白云蔼而至。
狨啼修术暗,猱閧樛枝坠。
山精绿罗衣,见客宛自媚。
形遗物不违,真存道匪贰。
鉴兹浃心想,去与众俱弃。
游烟霞洞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烟霞洞天》是明代郑善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郑善夫,字继之,号少谷,明代文学家,与高启、杨基、张羽并称“明初四杰”。他的诗歌创作多关注自然景观和哲理思考,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原文节选:今我忽不乐,驾言结游驷。遥望南山木,郁郁有真意。崖瀑垂素幢,谷风击繁吹。洞幽无别踪,白云蔼而至。狨啼修术暗,猱閧樛枝坠。山精绿罗衣,见客宛自媚。形遗物不违,真存道匪贰。鉴兹浃心想,去与众俱弃。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烟霞洞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然、超脱尘世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南山木”、“素幢”、“谷风”等,通过这些形象描绘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自然之中。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作者在诗中的自我描述,可以推断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偶然的旅行中所作。郑善夫曾游历烟霞洞,对这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有着深刻的感受,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艺术特色:郑善夫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善于运用自然景物作为载体,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使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同时,他还擅长运用象征和暗示等手法,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邃。
历史影响:《游烟霞洞天》虽然不是郑善夫的主要作品,但它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是郑善夫个人创作的体现,也是明代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游烟霞洞天》不仅是郑善夫个人的诗歌创作,也是明代诗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歌的特点和价值,以及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