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马上

白日冉冉复南至,阖闾城西客未归。
观台云物旧色相,灵源芸荔新芳菲。
凄凄风雪我乘马,渺渺烟霞他采薇。
亦欲掉头东指海,芙蓉三载未成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至日马上》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个人境遇的抒发。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郑善夫,明代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他以擅长绘画和诗歌闻名于世,曾获得“少谷集”及“经世要谈”等作品的出版。郑善夫在官场上经历了起起伏伏,愤懑于宦官专权,后因直言进谏被廷杖,最终选择辞官归隐。
  1. 诗句原文
  • 白日冉冉复南至,阖闾城西客未归。
  • 观台云物旧色相,灵源芸荔新芳菲。
  • 凄凄风雪我乘马,渺渺烟霞他采薇。
  • 亦欲掉头东指海,芙蓉三载未成衣。
  1. 诗意解析
  • 白日冉冉复南至:此句描绘了夕阳的缓缓落下,暗示着一天的结束。
  • 阖闾城西客未归:描述了诗人身处于阖闾城的西侧,而自己的友人尚未归来的情景。
  • 观台云物旧色相:诗人站在高处远眺,观察到自然景物的变化,感受到季节更迭带来的不同色彩。
  • 凄凄风雪我乘马:表达了诗人在风雪交加中独自骑马行走的孤独和凄凉感。
  • 渺渺烟霞他采薇:诗人想象他人在烟雾缭绕的环境中采摘薇草,象征着不同的人生道路和选择。
  • 亦欲掉头东指海:尽管有所留恋或不舍,诗人仍然向往着更加宽广的世界,如东海般无边无际的未来。
  • 芙蓉三载未成衣: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愿景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意味着三年的努力仍未能实现其梦想。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自然意象,如“白日”、“云物”、“风雪”、“烟霞”,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
  • 对比鲜明:诗中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情感真挚:诗歌中的情感表达真挚且深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至日马上》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意的作品。它通过对四季更替、人物离别、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真谛的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