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末逢故人

不耐秋风摇落后,与君把袂看飞蓬。
关山无地干戈息,江海何年笑语同。
岁晏柳条那忍折,天涯车辙尚难通。
萧条更问桑干路,目断园陵烟雾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末逢故人》是明代郑善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与故人重逢的喜悦与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作者介绍:郑善夫,明代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擅长画艺,有《少谷集》、《经世要谈》等著作传世。

  2. 诗歌原文:《天末逢故人》不耐秋风摇落后,与君把袂看飞蓬。关山无地干戈息,江海何年笑语同。岁晏柳条那忍折,天涯车辙尚难通。萧条更问桑乾路,目断园陵烟雾中。

  3. 诗歌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宏大而深远。首句“不耐秋风摇落后”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的无奈和感慨;“与君把袂看飞蓬”则表达了与故人重逢时的欣喜与不舍。整首诗通过对四季变换的描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最后一句“目断园陵烟雾中”,更是将诗人的思念之情推向了高潮。

  4. 写作背景:郑善夫在官场生涯中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后来才得以复出。他的这种经历反映在他的诗歌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天末逢故人》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历史感悟的诗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