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二子

二子死已久,我心犹未忘。
时复一思之,宛如在我旁。
阿满行年方九岁,信口说书能属对。
章儿六岁未发蒙,四声反切皆暗通。
兄弟参差双玉树,不比寻常豚犬竖。
我时辞家游广西,大者牵衣小者啼。
只言父子情眷恋,岂料归来不相见。
兄死半月弟遽从,双函同寄佛寺中。
念父有言留与母,使我闻之割心腑。
家山归骨已多年,私爱不断如绳牵。
情之所钟在我辈,子夏丧明岂其罪。
眼前虽有黄口儿,几何望得长成时。
兄弟碌碌各自屋,异乡何人是手足。
一回念子一回忧,忧得黑头成白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二子》是一本政论文集,由宋代诗人陈俊卿创作,主要探讨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学作品不仅是文学创作的展现,也是作者情感、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下面将介绍一些文学作品:

  1. 作品内容:《念二子》是一组诗作,共包含两篇诗《示二子》,以及相关的注释和译文。这些诗作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自然以及人际关系的思考。例如,其中一篇诗描述了一位母亲因失去女儿而产生的悲痛,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爱和无奈的情感。

  2. 作者简介:陈俊卿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理解作品提供了重要依据。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政治和社会变动,这种经历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他与多位文人墨客有深厚的友谊,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3. 文化价值:《念二子》不仅仅是文学创作的成果,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人生、道德、社会责任等议题的看法,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4. 鉴赏分析:通过对《念二子》中诗句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例如,通过分析诗中的“娇痴”、“非男犹胜无”等词汇,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念二子》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意义的文献。通过对其内容的深入了解和鉴赏,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