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上行三首 其一

万井楼台落镜中,环堤处处小桥通。
吴娃惯荡莲舟戏,水浅沙明不畏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堤上行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繁荣景象。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山西平阳,自号天孙,唐代著名文学家。他在文学和政治上均有杰出贡献,尤其擅长诗歌创作,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词原文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2. 诗意解析

  • 酒旗相望:描述了在江边,酒旗飘扬,招引着行人前来饮酒作乐的场景。这里的“酒旗”象征着热闹的商业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生活。
  • 大堤头:指的是江边的高堤,这是当时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文人墨客常来游玩的地方。
  • 争渡急:描绘了江面上船只往来繁忙的情景,行人急于渡过江去,体现了当时商业活动的繁荣和生活的便利。
  • 桨声幽轧:通过“幽轧”一词,传达了桨声在江水中回荡的悠扬和和谐,同时也反映了江水的宁静和江上的忙碌。
  • 满中流:形象地描绘了船桨划动时水波荡漾的情景,给人一种动态美的享受。

《堤上行三首其一》不仅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邃的内涵赢得了历代读者的喜爱,也因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而被广泛传颂。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也能体会到诗人刘禹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