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内作六首 其三

欲别重回首,戚戚伤我神。
高堂及桑榆,累汝难独任。
岂独饘粥谋,谅在敬爱深。
温存及蚤暮,款款罄素忱。
所愧为人子,驱车遥遥岑。
望云郁余思,频寄寒暄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它由杜甫所作,内容为:
乱后吾衰甚,诗篇亦废忘。
兴来还自得,句就便清新。
未作人间别,徒劳梦里行。
有时因梦得,不待觉前明。
赏析: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的第三年(公元760年),时作者流落梓州(今四川三台)一带,困顿中写诗抒怀。
首联“乱后吾衰甚,诗篇亦废忘”,诗人在动乱之后感到自己已经衰老衰弱,写诗也荒废了,这一句是全诗的起笔,也是全诗的基调所在。
颔联“兴来还自得,句就便清新”,意思是说,当诗人心中有所感触的时候,就会兴致勃勃地吟诵出诗句;当他吟诵出了诗句以后,又会感到一种清新之感。这里写出了诗思与创作的关系,也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过程的独特理解。他并不把写作视为一项沉重的负担,而把它看作是一种愉快的享受和心灵上的自由抒发。
颈联“未作人间别,徒劳梦里行”,诗人用“人间别”和“梦里行”两个词组,分别从现实和梦境两方面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感受。“人间别”是说现实中的离别,这种离别是痛苦的,因为诗人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梦里行”则是指梦中的离别,梦中的离别可以使人忘却现实中的痛苦。这两句诗写得很有层次性,先从现实的离别说起,后从梦中的离别谈起。
尾联“有时因梦得,不待觉前明”,意思是说有时候由于在梦中得到启示,而不必等到醒来才想到这些。这几句诗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的心境。他虽然身处困境之中,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继续努力,寻找出路。
《别内作六首》共有六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苦闷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