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忧旱诗

造化何茫茫,天人真悬隔。
休咎随所直,应感不可测。
忆昔甲申岁,大侵困白翟。
四郊无青草,沟中多饿瘠。
流移犹未复,室家尚唶唶。
此时春三月,农工正所迫。
时雨胡不降,太阳日焰赫。
二麦已就枯,嘉禾种未掷。
吾为民父母,怀抱徒嗌嗌。
为思春不耕,衣食无所获。
衣食既不赡,民将为游魄。
哿矣惟富人,橐囊尚有积。
嗟嗟独穷民,流离在咫尺。
悠悠我之忧,坐卧不安席。
日夕叩苍冥,渺渺竟无益。
仰瞻星斗明,燥心浑如炙。
俯见黄尘起,愁肠伤如刺。
岂是天道远,下情终难白。
亦果人事乖,天故降兹厄。
尚愿我元穹,为我念苍赤。
勿使往年灾,再为烝民癖。
大降三日霖,霶沱满阡陌。
庶见仁爱心,免使众疾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洛川忧旱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远望河山多草木,近看人面少衣裳。

春来雨后无余事,愁杀长安病眼看。

这首诗描绘了在春天到来之后雨水充足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情。尽管天气晴朗、气候宜人,但诗人却感到了一种忧郁的情绪,这可能是因为对干旱的担忧或者是对生活的不满所引起的。

“远望河山多草木,近看人面少衣裳。”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到来后,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情的变化。远处望去,河流与山脉覆盖着茂密的植被,而近处的人们则穿着单薄的衣服,这似乎是一种反差的画面,暗示出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

“春来雨后无余事,愁杀长安病眼看。”

最后一句点明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