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原于越地,风物永和时。
花坞陶公筑,兰舟范叔移。
百年新缔搆,一代旧招提。
峻阁凭霄迥,雕阑倚石危。
尊罍倾北海,词赋溢南皮。
万壑当窗见,千岩向晚披。
拂云歌去缓,坐月酒行迟。
支遁情深切,刘伶死不辞。
人从花底散,路入梦中疑。
何日沧州兴,重来倒接䍠。
范季友邀饮吼山陶氏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范季友邀饮吼山陶氏园》是明代诗人蒋平阶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展现了明代中叶的社会生活和文人雅集的风雅情致。
诗中的“川原于越地,风物永和时”两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江南地区自然风光的美丽和和谐。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也预示着下文中将展开的一场高雅的宴会,为整个诗歌的主题奠定了基调。
“花坞陶公筑,兰舟范叔移”两句,则是直接点明了宴会地点——陶氏园,并巧妙地用“花坞”、“兰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宁静的氛围。这里的“陶公”和“范叔”,指的是两位文人好友,他们在此相聚,共同享受着自然美景和友情的温暖。
在“百年新缔搆,一代旧招提”两句中,诗人不仅描述了建筑的新旧交替,还暗含了历史的沧桑感。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
“尊罍倾北海,词赋溢南皮”两句则进一步丰富了宴会的内容。这里提到的“北海”和“南皮”,分别代表了北方和南方的文化特色,暗示了宴会中不仅有诗词歌赋的交流,还有南北文化的交融。
“人从花底散,路入梦中疑”两句,则以诗意盎然的语言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场景。人们在花间散去,仿佛还在梦中,这既表现了宴会的轻松愉快,也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范季友邀饮吼山陶氏园》不仅是一首表达友谊和美好时光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历史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活动以及情感体验的细致描绘,展示了明代文人的生活风貌和精神追求。因此,它不仅仅是文学史上的一篇佳作,更是研究明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