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原于越地,风物永和时。
花坞陶公筑,兰舟范叔移。
百年新缔搆,一代旧招提。
峻阁凭霄迥,雕阑倚石危。
尊罍倾北海,词赋溢南皮。
万壑当窗见,千岩向晚披。
拂云歌去缓,坐月酒行迟。
支遁情深切,刘伶死不辞。
人从花底散,路入梦中疑。
何日沧州兴,重来倒接䍠。
【注释】
于越:春秋时期的越国,位于今浙江省东部。
永和时:永和是晋穆帝年号,公元345年—356年。
陶公:陶渊明的字(一说别名)。
兰舟:用兰草装饰的小舟,泛指小舟。
新缔构:新建筑。
招提:寺庙。
峻阁:高耸的楼阁。
倚石危:依靠在岩石上。
北海:指大海。
南皮:指长江口外一带。
当窗见:从窗中望出去可见。
披:同“劈”,分开。
拂云歌:歌声飘荡云间。
倒接䍠:指酒量极大。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人范成大为范季友作的一首酬答诗。范季友邀范成大到吼山陶氏园饮酒作乐,于是范成大便写下了这首《酬范季友》。全诗共八句,内容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前六句),写陶氏园的自然风光,赞美陶渊明、范叔的人品;第二段(第七、八句),写陶氏园的建筑,抒发对好友的思念之情;第三段(第九、十句),写陶氏园的美景,表现诗人的豪兴壮志;第四段(最后两句),以饮酒作乐结束全诗,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陶氏园的喜爱。
这首诗描绘了陶氏园的景色,并借景抒情,赞美陶渊明、范叔的人品,抒写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现了诗人的豪气和远大理想。语言清新自然,格调高雅,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