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外高楼一带遮,门前偷下六萌车。玉环双臂绾红纱。
十二阑干闲倚遍,黄莺啼上内人斜。隔江愁听后庭花。

诗句: 柳外高楼一带遮,门前偷下六萌车。玉环双臂绾红纱。十二阑干闲倚遍,黄莺啼上内人斜。隔江愁听后庭花。

译文: 柳荫之外高耸的楼宇连绵不断,仿佛一道屏障遮挡住了视线;在门楼前,有一辆马车悄悄驶出。那婀娜的身姿,宛如玉环,双臂缠绕着红色的丝带。她静静地倚靠在栏杆之上,仿佛在沉思往事。黄莺在枝头歌唱,似乎也在为那位内人的忧愁伴奏。而远处传来的《后庭花》的旋律,更增添了几分哀愁和孤独。

赏析:
此词是清代诗人蒋平阶创作的一首咏史之作。全词通过对红桥即景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的风物和人物的情感,流露出一种兴亡之感和古今之叹。

首句“柳外高楼一带遮,门前偷下六萌车”通过描绘红桥周围的建筑和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高楼的遮拦和马车的偷偷驶出,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既展现了红桥的自然景观,也为下文的人物情感作了铺垫。这种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红桥的美景,也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繁华与变迁。

接下来的诗句“玉环双臂绾红纱”,则将视角转向了桥上的那位女子。她的身姿、她的装扮、她的动作都被诗人细腻地刻画出来,使她仿佛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历史符号。这种对细节的描绘不仅增强了诗的可读性,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立体,使人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她的情感状态。

“十二阑干闲倚遍,黄莺啼上内人斜”这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她静静地倚靠在栏杆之上,似乎在深思过去的种种;而黄莺的啼声又为她带来了一丝哀伤,让她的情绪更加复杂。这种描写不仅丰富了人物的情感层次,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最后一句“隔江愁听后庭花”则将整首诗的主题推向了高潮。这里的“后庭花”并非实指,而是借用唐代宫廷乐曲《后庭花》之名,寓意着宫廷中的权力斗争、荣华富贵背后的悲剧和无常。这种借代手法既丰富了诗意,又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感和哲理意味。

蒋平阶的这首《浣溪沙·红桥即事》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历史内涵,成为了清代咏史诗词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红桥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风貌,更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使读者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百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