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满地竞秋晖,老稚相呼送主归。
鸡犬可无惊夜月,牛车曾已遍岩扉。
田家旨否心尤切,辕下攀援忍遽违。
圣代循良今孔迩,好将忠敬效缁衣。

【注释】

别建昌诸父老:告别居住在建昌的各位父老。

黄花满地竞秋晖,老稚相呼送主归:菊花遍地盛开,一片金黄,争相迎着秋日的余晖开放。年老的人和小孩子相互呼唤,欢送我回去。

鸡犬可无惊夜月,牛车曾已遍岩扉:鸡犬可以不惊扰这明月了,牛车曾经驶遍了岩石的大门。

田家旨否心尤切,辕下攀援忍遽违:田地的主人对此事是否同意,心中更加着急;在车上攀援时,不忍心突然离开。

圣代循良今孔迩,好将忠敬效缁衣:如今圣明的时代循规蹈矩的风气很近,我应当效仿这种风气,忠诚恭敬地为官。

【赏析】

《别建昌诸父老》是宋代诗人王之道所作,此诗作于淳熙五年(1178),当时王之道任提点广东路刑狱公事。王之道出知漳州,行至建昌时,当地百姓为他饯行,他写了这首诗以作留念。

首联:“黄花满地竞秋晖,老稚相呼送主归。”写景,写菊。这是一幅秋天的画卷,画面上铺满了金黄色的菊花,争奇斗妍,竞相开放,好像在向人们报告秋天的到来和收获的喜悦,也好像是对远行的游子表示祝福。“秋晖”即秋色,这里指秋日的阳光。

颔联:“鸡犬可无惊夜月,牛车曾已遍岩扉。”写送别情景。这里的“鸡犬”是指老百姓,“夜月”指月亮。意思是说,老百姓们不必担心被惊动而受到惊吓,因为诗人的车轮已经驶过了家门。“岩扉”指山门。意思是说,诗人的车子已经开进了山门。

颈联:“田家旨否心尤切,辕下攀援忍遽违。”写百姓们的心意及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的“旨”同“意”,意为心意、愿望。这里的“旨否”指的是百姓们是否同意这件事。“田家”指农民之家。这里的“旨否”指的是是否赞同这件事。“辕下攀援”比喻百姓们对此事的依依不舍。意思是说,田里的庄稼人对此事是否同意,心里更加着急;在车上攀援时,不忍心突然离开。

尾联:“圣代循良今孔迩,好将忠敬效缁衣。”写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里的“圣代”指的是太平盛世。“循良”指守法守良政,这里指守法守良政。“孔迩”是很近的意思。“效”是仿效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今圣明的时代遵法守良政的风气很近,我应当效仿这种风气,忠诚恭敬地为官。

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清新淡雅,表达了作者对百姓深深的敬意以及自己为民请命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