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策叩禅扉,非关问息机。
相看夸白足,怜尔旧乌衣。
拊掌家风在,攒眉世谛稀。
伊蒲曾置酒,陶令正言归。
重访法隐开士遂宿上方
旋策叩禅扉,非关问息机。
相看夸白足,怜尔旧乌衣。
拊掌家风在,攒眉世谛稀。
伊蒲曾置酒,陶令正言归。
【注释】
- 法隐:指唐代高僧鉴真大师。
- 上方:指鉴真大师的住所,即日本圣武天皇时期的东大寺。
- 白足:指僧人的白色鞋子。
- 乌衣:指僧人的黑色袈裟。
- 伊蒲(yī pú):指鉴真大师的故乡,也就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鄞县的东钱湖。
- 陶令:指晋代陶渊明(字元亮)。
【赏析】
这首《宿题》是诗人重访法隐大师后所写。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法隐大师相见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大师深厚的崇敬之情。
首句“旋策叩禅扉,非关问息机”,诗人一进禅房就急忙地敲打着禅门,这并非仅仅因为关心大师的休息情况,而是因为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大师了。这句诗既表现出诗人对大师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他对大师的思念之深。
次句“相看夸白足,怜尔旧乌衣”,诗人看到法隐大师穿着黑色的袈裟,不禁感慨地说:“你真是一位穿着乌衣的旧人啊!”这里的“乌衣”指的是黑色袈裟,而“白足”则是指僧人的白色鞋子。诗人之所以用“夸”和“怜”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是因为他觉得法隐大师的这些特征与他的气质非常相符,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信仰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深厚感情。
接着诗人又写道:“拊掌家风在,攒眉世谛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大师了,但是当我再次见到他时,仍然能感受到他那熟悉的家风和世道的气息。这里的“家风”指的是大师的禅宗思想,而“世谛”则是指世间的纷扰和烦恼。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大师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世间纷扰的态度。
最后两句“伊蒲曾置酒,陶令正言归”则是诗人对大师的赞美之词。这里“伊蒲”指的是鉴真大师的故乡,也就是中国浙江省宁波市鄞县的东钱湖;而“陶令”则是指晋代陶渊明,他曾经辞去彭泽县令的职务,回到田园去过一种隐居的生活。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来表达对大师的敬佩之意。他认为大师不仅精通佛法而且有高尚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