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谙麋鹿性,甘隐水云乡。
陶令五株柳,葛公千树桑。
雨悭催灌药,风暖看移秧。
耕罢蓑方矖,刍来酒试尝。
沙晴鸥卧稳,泥滑燕飞忙。
社散人归晚,前村已夕阳。
春郊杂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郊杂兴》的文学价值
《春郊杂兴》,这是明代诗人蒋冕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景象,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中“自谙麋鹿性,甘隐水云乡。陶令五株柳,葛公千树桑。雨悭催灌药,风煖看移秧。”这几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自然景观和农耕生活。特别是“雨悭催灌药,风煖看移秧”一句,通过对天气变化和农事活动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勤劳精神的赞美。
蒋冕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政治家。他在任期间,注重民生,关心百姓疾苦。这种对国家与人民深沉的爱,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他的诗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社会的关注。这种深刻的情感和广泛的主题,使得《春郊杂兴》成为了一首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学作品。
蒋冕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理解《春郊杂兴》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作为明朝的进士,他曾在朝政中担任要职,但最终选择了归隐。这种选择既体现了他对仕途的失望,也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春郊杂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它既是蒋冕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于人生、政治和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
《春郊杂兴》不仅展示了蒋冕的诗歌才华,更揭示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首作品以其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