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侯邀邑缙绅同游琅琊 其二

明祠新构海山头,碧翠凭虚俯十洲。
剥落荒原秦石在,漂摇烟霭汉槎浮。
衔杯客坐席青草,卷浪沙滩舞白鸥。
更看临流渔子意,钓竿堪向此中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颜侯邀邑缙绅同游琅琊》是明朝诗人臧惟一的作品,全文如下:问谁汇尔茫无边,地轴潜移上际天。万派朝来曾漏泄,三山列处总回还。浮槎有路能通汉,驱石何人欲著鞭。

臧惟一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琅琊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历史遗迹的敬仰。诗中的“明祠新构海山头”指的是琅琊山的新建神庙,而“碧翠凭虚俯十洲”则形容山峦如碧绿的草席一般平铺,仿佛能够俯视整个岛屿。

整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琅琊山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如“白云蜃气回,海天极目思悠哉”,也有人文景观,如“野老百年相对酒,仙郎此日共登台”,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巧妙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臧惟一在诗中也隐含着一种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万派朝来曾漏泄,三山列处总回还”表达了他对古代文明传承与发展的感慨。这里的“三山”很可能是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而“回还”则暗示了这些地方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但仍然保留着历史的印记。

《颜侯邀邑缙绅同游琅琊》不仅展示了作者臧惟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也体现了他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尊重与怀念。这首诗作为明代诗歌的佳作,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理解明代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