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归德太守张信卿诗

黄河之水天上来,孤城归德当其灾。
耄倪往往化鱼鳖,官府处处生蒿莱。
水头低者已十丈,俯视城中翻作杯。
产蛙沈灶乃常事,此民此地真危哉。
城边父老泣相语,黄河之水有时去。
争如官吏险于河,暴敛强征谁敢拒。
鬻男质女尚催科,平地黄河可奈何。
黄河不治民不死,若治黄河死更多。
传语州民莫怨煎,新来太守才且贤。
豺狼敛迹河伯遁,行见击壤歌尧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归德太守张信卿诗》是明代诗人顾清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归德太守的生动画面。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有成就的学者。他的文学成就和学术贡献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 诗歌原文
    短亭官柳下,长路酒杯前。
    待解薰风缆,频回落日鞭。
    龚黄新宠命,梁宋古山川。
    去去应传得,歌谣满日边。

  2. 诗句解析

  • “短亭官柳下”:描述的是送别的场景中,一座短亭旁生长着官宦之树。这里的“官柳”指的是那些专为官员修剪的柳树,通常与官场中的礼仪和规矩有关。这样的场景常常出现在送别之地,象征着即将离别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 “长路酒杯前”:表达了旅途的漫长和送别的心情。这里的“长路”可能是指从京城到外地或海外的漫长道路,而“酒杯前”则暗示了旅途中饮酒作乐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一种对分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 “待解薰风缆”:“薰风”通常代表温和的南风,这里用来比喻即将离开的友人。“缆”则是指船帆上的绳索,用来控制船只的方向。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告别之际,希望友人能像被南风吹拂的帆船一样,顺风顺水地前行,顺利到达目的地。
  • “频回落日鞭”:这句诗通过“落日鞭”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友人一路平安的祝愿。这里的“鞭”不仅指打马用的鞭子,还有驱散困难、迎接挑战的意义。通过这种象征性的行为,表达了一种对友人未来旅程的美好期许和祝福。

《送归德太守张信卿诗》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它还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明代诗歌的艺术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展示了他们在面对离别时所表现出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