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杨碧川先生叔母

莱妻陶母任称贤,曾似夫人乐事全。
地隔蓬瀛才一水,眼看簪笏巳三传。
儿童也解歌麟趾,天地从教醉鹤年。
好酿碧川供寿酒,南薰岁岁醉华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杨碧川先生叔母》是明代诗人靳贵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诗歌原文
  • 莱妻陶母任称贤,曾似夫人乐事全。
  • 地隔蓬瀛才一水,眼看簪笏巳三传。
  • 儿童也解歌麟趾,天地从教醉鹤年。
  • 好酿碧川供寿酒,南薰岁岁醉华筵。
  1. 作者简介
  • 靳贵,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根据其创作时间推测为中晚期人士,其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1. 诗歌内容解析
  • 莱妻陶母任称贤:这句表明了妻子如同贤德之人一般,备受赞颂和敬仰。
  • 曾似夫人乐事全:意味着她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和满足,宛如一位真正的夫人。
  • 地隔蓬瀛才一水:形容两地相隔遥远,仅有一线之隔,象征着虽远犹近的情感联系。
  • 眼看簪笏巳三传:簪笏是指古代文人的装饰品,此处指代官职或地位,意味着家族中已有三代人从事此职业。
  • 儿童也解歌麟趾,天地从教醉鹤年:这里的“麟趾”通常指吉祥如意,而“鹤年”则寓指长寿。整句表达了对孩子们能够理解并传承家族优良传统的欣慰与喜悦。
  • 好酿碧川供寿酒,南薰岁岁醉华筵:这里描绘了一种宴请亲朋好友的情景,用好酒来庆祝长辈的长寿,展现了一种浓厚的家族和睦与尊重长辈的文化氛围。
  1. 艺术手法分析
  • 对仗工整: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形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体现了作者良好的语言素养。
  • 意象生动: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和人物,如“莱妻陶母”、“簪笏”、“鹤年”等,使诗歌的画面感强烈,富有诗意。
  • 情感深沉:诗歌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述,抒发了对家庭的眷恋以及对前辈的敬仰之情,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1. 历史影响评价
  • 作为明代的诗作,《寿杨碧川先生叔母》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
  • 在文学史上,这首诗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表现家庭伦理和人际关系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寿杨碧川先生叔母》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流动的画卷,一个充满情感的故事,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记录了一个家族成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先辈的纪念。这首诗不仅是研究明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