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论心又欲行,江风不尽别离情。
十年交谊推平仲,一郡才华重长卿。
树绕帆樯隔瓜渚,天低睥睨见芜城。
相思有意君知否,九曲亭前看月明。
送兰孝先还广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兰孝先还广陵》是明代靳贵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江风、帆樯、瓜渚和芜城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作者介绍:诗人靳贵为明镇江府丹徒人,字充道,号戒庵。他的仕途经历颇为丰富,曾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他的文学成就也不容忽视,其作品有《戒庵文集》传世。
诗歌原文:诗中“正好论心又欲行,江风不尽别离情”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和朋友相聚时的心情和即将分别时的惆怅。“十年交谊推平仲,一郡才华重长卿”则赞美了朋友的高超才能和深厚的友情,同时暗示了诗人对这段友谊的珍视。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湛的语言表达和深刻的情感内涵。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深情厚意。
情感表达:诗中“相思有意君知否,九曲亭前看月明”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
文化价值: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送兰孝先还广陵》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也是明代文人交流思想、表达志趣的重要载体。它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可以发现《送兰孝先还广陵》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的古诗,也是研究明代文学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文献。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展示了当时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