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晓渡

寒日汀洲烟雾轻,古堤疏柳隔江明。
渔歌唱到无人处,远雁微波相映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陵晓渡》是一部由明朝杨嗣昌创作的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杨嗣昌,明湖广武陵人,字文弱。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杭州府教授,累进户部郎中。天启初,引疾归。崇祯初,起河南副使,十年累擢至兵部尚书。
  • 杨嗣昌在任期间,曾用“四正六隅”之策围攻农民军。他因推荐郑成功而与孙承宗发生矛盾,后因反对孙承宗的“招抚”政策,导致孙承宗被罢官。
  1. 诗歌原文
    寒日汀洲烟雾轻,古堤疏柳隔江明。
    渔歌唱到无人处,远雁微波相映声。

  2. 诗句解析

  • 寒日汀洲烟雾轻:“汀洲”指的是河中沙洲,“烟雾轻”描绘了清晨薄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以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感觉。
  • 古堤疏柳隔江明:“古堤”指的是历史悠久的堤坝,“疏柳”则是指稀疏的柳树,它们“隔江明”暗示了江水的清澈和两岸景色的清晰可见。
  • 渔歌唱到无人处: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孤独和宁静的氛围,渔人在没有人的地方唱歌,更显得歌声悠扬而深远。
  • 远雁微波相映声:“远雁”指的是远处飞翔的大雁,“微波”则是水中的波动,它们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1. 艺术鉴赏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
  • 诗歌的韵律感较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其押韵的技巧使得诗歌更加悦耳动听。
  • 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境界,这种情感是许多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
  1. 文化背景
  •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形式。《江陵晓渡》作为明代诗人杨嗣昌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 诗歌中的意境往往能够超越文字本身的含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感受,这也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江陵晓渡》不仅是明朝诗人杨嗣昌的杰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