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圣无凡无不同,希贤希圣错施功。
身心背戾从兹起,梦觉纷纭何处通。
云物浮游山自定,江流荡漾月还空。
半生学道吾何有,只是当年未发蒙。
论学四首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翼的《论学四首·其三》是一首七言绝句,借议论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一些观点。赵翼在这首诗中强调了文艺批评应提倡有独到的见解,不能仅仅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赵翼在诗中提出了“学、问、思、辨”的重要性,并强调“笃行”的必要性。他认为,致知(求得知识)和力行(实践行动)都不可偏废,只有平衡好这两方面,才能达到真正的进步。这种观点与儒家的中庸之道相契合,即在不同的方面都要适度,既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又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两者相辅相成。
赵翼还提到了“南轩”的观点,即致知和力行可以互相促进。他并没有深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指出了二者的重要性,并鼓励学者在实践中寻求真知。这种思想体现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强调了理论学习和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赵翼的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指导,也是对文艺批评的一种倡导。他强调文艺批评应具备独立见解,不能盲从他人,也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应该深入挖掘作品的本质和意义。这种观念对于现代文学批评和创作依然具有重要意义,鼓励批评家和创作者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赵翼的《论学四首·其三》不仅仅是一首诗,它反映了清代文人对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独特见解,以及他们对知识与实践关系的认识。这首诗对后来的文学批评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