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河南李封君其子任通政曾使琉球

有子今为门下省,羡公犹是黑头时。
鹤姿已卜仙人寿,鸾诰新蒙圣主知。
家近函关多紫气,地连嵩岳长灵芝。
曾观奉使琉球录,天报忠臣良在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河南李封君其子任通政曾使琉球》是明代杨巍的作品。下面将对该作品及其相关信息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背景
  • 杨巍,字伯谦,明朝嘉靖进士,初任武进知县,后为兵科给事中,累官至吏部尚书。
  • 杨巍的文学成就体现在其对历史和诗歌的深入研究,尤其擅长创作表达个人志趣与时代变迁的诗文。
  1. 诗歌原文及鉴赏
  • 《寿河南李封君其子任通政曾使琉球》这首诗歌通过描述任通政的事迹,表达了对其忠心耿耿、才华横溢的赞赏。诗人杨巍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任通政的形象,将其比作鹤姿仙体,赞美他的才能得到了圣主的赏识和重用。
  • 通过对诗句“有子今为门下省”的解读,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家族后代能够承担重要责任的欣慰与自豪。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忠臣良将的赞扬和推崇。
  1. 历史与文化价值
  • 《寿河南李封君其子任通政曾使琉球》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明朝政治、文化交流和外交历史的珍贵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明朝时期的政治环境以及文人的社会角色和影响。
  • 诗中的一些典故和用语,如“紫气”、“嵩岳灵芝”等,富有象征意义,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自然、宇宙的理解。
  1. 艺术特色
  • 杨巍的诗作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深刻的主题,善于利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寿河南李封君其子任通政曾使琉球》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其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明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寿河南李封君其子任通政曾使琉球》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志向和家族荣耀的诗歌,也是明朝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