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黄台

古台重眺览,日色带沙黄。
雨水三春少,风烟万里长。
时时防寇盗,处处罢耕桑。
老泪不须堕,经纶有庙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登黄台》是1936年8月25日,毛泽东在延安的日记中所写的一篇散文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革命事业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景的信心与希望,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以及坚定的信念。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 再登黄台:黄台,是延安的一个地标性建筑,在《再登黄台》中象征着革命事业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景。
  2. 诗人站在黄台上眺望远方的山河大地,看到的是满目疮痍、遍地废墟。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苦难与动荡。
  3. 在诗人的视野里,他看到了远处的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那是即将迎来光明和希望的地方。
  4. 这个画面充满了力量感和期待感,象征着革命事业的胜利和人民解放战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