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台重眺览,日色带沙黄。
雨水三春少,风烟万里长。
时时防寇盗,处处罢耕桑。
老泪不须堕,经纶有庙堂。
再登黄台
古台重眺览,日色带沙黄。
雨水三春少,风烟万里长。
时时防寇盗,处处罢耕桑。
老泪不须堕,经纶有庙堂。
注释:
再登黄台:指再次登上黄台山(位于陕西西安市长安区)的高处进行观望。
重眺览:多次眺望。
日色带沙黄:太阳的光线映照在沙土中,显得有些黄色。
雨水三春少:春季降雨较少,雨水不足。
风烟万里长:风吹过的地方,烟雾弥漫很远。
时时防寇盗:时常提防强盗、盗贼的侵扰。
处处罢耕桑:各地农民都停止了耕作。
经纶: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才能。
庙堂:古代帝王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指朝廷或官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黄台山的再登之作,通过描绘山上的自然景色和当时社会的状况,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期望。
首句“古台重眺览,日色带沙黄”描写了诗人站在黄台上远眺的景象,阳光照射在沙土上,显得有些黄色。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出下文对社会状况的思考。
颔联“雨水三春少,风烟万里长”则是对黄台山所在地区的气候和景象的描述。雨水少,天气干燥;风烟弥漫,景色辽阔。这两句反映了当时西北地区干旱少雨的特点,也暗示了战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颈联“时时防寇盗,处处罢耕桑”则揭示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为了防备敌人的侵扰,不得不时刻警惕;而由于战争的影响,各地都停止了耕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和担忧。
尾联“老泪不须堕,经纶有庙堂”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信心。即使年事已高,也不必悲伤流泪,因为自己仍然有着治理国家的能力和智慧。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决心。
整首诗以黄台山为背景,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期望。诗人通过对黄台山的描写,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