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动经旬,苔衣绕舍新。
岂堪卑湿地,况是倦游人。
吏散官疑客,厨空桂视薪。
司农难自计,白下万家贫。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如果诗歌中有景物描写,则要关注其景物的特征;如果诗歌中有人物描写,那么就需要关注人物的言行举止。此题要求“赏析”。
本诗首联两句,写连绵细雨已经十天了,庭院里的苔藓衣也湿透了。颔联“岂堪卑湿地,况是倦游人”意为:哪里经受得起低洼的潮湿地方,何况我又是一位疲倦的游子呢?颈联“吏散官疑客,厨空桂视薪”,意思是:官吏们都散去,我怀疑他们是客人;厨房里没有东西,我用香木柴当柴烧。尾联“司农难自计,白下万家贫”意思是:主管农业的官员很难自我打算,南京城内的百姓生活十分贫困。
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作者在绵绵细雨中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悲凉之感,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忧虑之情。
【答案】
①译文:连绵的雨已经下了十天,院中的青苔被雨水打湿了。
②注释:①苦雨:指连绵不断的细雨。动经旬:连着下了十多天。苔衣:苔藓。绕舍新:青苔爬满了整个院落。新:新鲜。③注释:②岂堪卑湿地:怎能忍受低洼潮湿的地方。卑,低洼。况是倦游人:何况又是一个游历疲惫的游客。况,况且。
③注释:③吏散官疑客:官吏们已经都散了,我怀疑他们是客人。④注释:⑤厨空桂视薪:厨房里没有什么东西,我用香木柴当柴烧。⑥注释:⑥司农:主管农业的官员。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作者在绵绵细雨中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悲凉之感,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