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风兼起,山空路转寒。
岂堪多病体,犹未歇征鞍。
下驿灯来少,盘河夕渡难。
海乡茅屋在,高卧羡袁安。

雪后风兼起,山空路转寒。

岂堪多病体,犹未歇征鞍。

下驿灯来少,盘河夕渡难。

海乡茅屋在,高卧羡袁安。

我将深入解析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诗人简介:杨巍(生卒年不详),字子升,号东里,明代著名诗人,其诗歌作品以豪迈激昂为主,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他的作品在当时广受赞誉,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句原文与注释

  • “雪后风兼起,山空路转寒。” —— 此句描绘了雪后的清晨景象,风起时山中道路更加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感受。
  • “岂堪多病体,犹未歇征鞍。” —— 表达了诗人身体不适但仍坚持前行的无奈心情。这里的“征鞍”指的是旅途中的马鞍,象征着诗人的征途与劳顿。
  • “下驿灯来少,盘河夕渡难。” —— 描述了夜晚在驿站遇到的情况,灯火稀薄,渡河困难,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
  • “海乡茅屋在,高卧羡袁安。” —— 最后一句通过提及家乡和古代贤人袁安的故事,表达了对安宁生活和田园风光的向往。
  1.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清晨、旅途中的景象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旅程的感慨。诗中的“征鞍”不仅是物理上的行囊,更是诗人心中不屈的意志象征。同时,通过与古代贤人的比较,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

《盘陀晚行次韵二首·其二》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内容吸引了众多读者,更在文化传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析和赏析,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境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