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母八旬外,其如游子情。
正宜怜短日,犹自恋浮名。
马为看云驻,诗因陟屺成。
谁云须禄养,江海有袁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吾母八旬外,其如游子情。
正宜怜短日,犹自恋浮名。
马为看云驻,诗因陟屺成。
谁云须禄养,江海有袁闳。
《忆老母》(或称《汀州道中忆老母》)是明代释函是的作品,并非杨巍的作品。《忆老母》是一首表达对母亲深切思念之情的诗歌,它通过描绘诗人在汀州道中的情景,表达了游子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眷恋。
释函是(约1514—约1605),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原籍山东海丰人,后移居番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曾补诸生、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乡试第二等,但未能继续参加会试。在明亡后,释函是选择出家修行,并在岭南地区创建了多座寺庙,晚年时主法于雷峰寺。他的诗作风格独特,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深沉内省之语。
《忆老母》作为一首反映游子情怀的诗歌,其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也值得一提。这首诗写于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个人的命运也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显得尤为深刻和真挚。
《忆老母》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诗,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展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厚意,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家庭伦理的重要性。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深入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