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草屋三首 其一

爽垲非吾愿,结茅独傍村。
经营谋素拙,巢窟意犹存。
俗士频回驾,高僧常到门。
此中风日别,炙背有馀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戏题草屋三首(其一)》是明代诗人杨巍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爽垲非吾愿,结茅独傍村。
    经营谋素拙,巢窟意犹存。
    俗士频回驾,高僧常到门。
    此中风日别,炙背有馀暄。

  2. 诗意解析

  • 爽垲非吾愿:表达了诗人对高爽地势的不屑,认为自己并不喜欢这种生活环境,更青睐自然朴素的乡村生活。
  • 结茅独傍村: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村庄旁边搭建草屋的情景,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态度。
  • 经营谋素拙:反映出诗人在处理日常事务和规划生活中缺乏经验和技巧,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 巢窟意犹存:暗示虽然生活简单,但内心仍有一份对家园的依恋和归属感。
  • 俗士频回驾:反映了世俗之人频繁地来访或离去,可能带来喧嚣和纷扰。
  • 高僧常到门:说明高僧的到来给诗人的生活带来了宁静和安宁。
  • 此中风日别:指诗人所处的环境中风和日丽,与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炙背有馀暄:描述了夏日里阳光灼热,即使如此也感到温暖舒适。
  1. 艺术特色
  • 田园诗情:《戏题草屋三首(其一)》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通过对简朴生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 语言平实: 诗歌用词朴实无华,直接而生动,能够深入人心。
  • 意境悠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田园风光图,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自然之中。

《戏题草屋三首(其一)》不仅是一首简单的田园诗,更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生活情趣的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逸精神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