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垲非吾愿,结茅独傍村。
经营谋素拙,巢窟意犹存。
俗士频回驾,高僧常到门。
此中风日别,炙背有馀暄。

【注释】

①爽垲(kǎi kě):地势高燥、阳光充足。②茅:茅屋,用茅草盖的屋子。③结:搭建。④素拙:平素笨拙。⑤巢窟:鸟兽的窝。⑥俗士:指世俗之人。⑦高僧:指佛教僧侣。⑧炙背:指太阳光照射到背上。⑨暄:温暖。⑩回驾:回到朝廷上朝。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隐居期间。前二句写自己虽然不慕官居而愿隐于村野,但为谋生不得不经营起一间茅屋。中间四句则描绘了村中人与诗人相处和谐融洽的景象,如俗士频频来访、高僧常来投宿,都使诗人倍感欣慰和满足。后四句则表达了对这清幽闲静生活的留恋之情。

此诗表现了诗人在农村的愉快生活。首联说自己虽不愿做官居高堂,却因生计所迫,不得不搭个小茅舍傍着村子。“结茅”二字写出了诗人的谦卑。颔联承上启下,写自己虽有经营小室的才能,却不如别人,所以只好将经营之事委托给别人。“经营”二字既写出了自己不善经营,又写出了诗人谦虚谨慎的态度。颈联两句,写诗人的生活情趣:俗人和僧人都很喜爱这里宁静的环境,常常来这儿游玩。尾联写诗人在这里生活得十分惬意,因为这里的气候宜人,没有酷暑严寒。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朴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