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江渡

庄蹻牂柯楚地,博望乘槎汉年。
一壑云涛洚洞,两岸石磴勾连。
树锋夕声灵籁,草际朝岚暮烟。
倦策萧萧羸马,愁看站站飞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盘江渡》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一首六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信息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盘江渡》的作者杨慎,明朝著名文学家、历史学者。他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广泛涉及各类题材,包括诗歌、词及散曲等。杨慎的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被后人辑为《升庵集》。
  2. 诗歌原文:这首诗共6句,每句均为7个字,整体呈现为一种简练而有力的风格。诗句内容如下:庄蹻牂柯楚地,博望乘槎汉年。一壑云涛洚洞,两岸石磴勾连。树锋夕声灵籁,草际朝岚暮烟。倦策萧萧羸马,愁看站站飞鸢。
  3. 诗歌赏析: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杨慎通过对盘江渡口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观和深沉的历史情怀。诗中的“庄蹻牂柯楚地”暗示了古代楚国的地域特色,“博望乘槎汉年”则可能暗指汉代的某种传说。此外,诗中还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如“云涛”、“岚烟”,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沧桑的感受。
  4. 背景信息:《盘江渡》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杨慎的个人经历或特定历史时期有关。作为明代的重要文人,杨慎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盘江渡口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可能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和感慨。

《盘江渡》不仅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展示了明代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风貌,还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对于理解杨慎的生平和创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