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灵宝县赏牡丹

春宵微雨后,香径牡丹时。
雕阑十二,金刀谁剪两三枝。
六曲翠屏深掩,一架银筝缓送,且醉碧霞卮。
轻寒香雾重,酒晕上来迟。
席上欢,天涯恨,雨中姿。
向人如诉,粉泪半低垂。
九十春光堪借,万种心情难写,欲将彩笔寄相思。
晓看红湿处,千里梦佳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灵宝县赏牡丹》是宋代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此词上片写赏花的喜悦心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下片由咏物而生发人生哲理。全词感情丰富、意境深远。

作品原文

《水调歌头·灵宝县赏牡丹》

宋 苏轼
碧草浸池台,红露飘酒瓮。
独有长眉女,年年此中见。
笑语自相亲,清风为谁动?

翻译与注释:

(1)碧草:指绿草。《诗经·小雅》:“彼泽之陂,有蒲未离。”
(2)浸池台:池台泛滥于水中的景象。
(3)红露:牡丹花的红色汁液。
(4)长眉女:女子的名字或称呼。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