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微雨后,香径牡丹时。
雕阑十二,金刀谁剪两三枝。
六曲翠屏深掩,一架银筝缓送,且醉碧霞卮。
轻寒香雾重,酒晕上来迟。
席上欢,天涯恨,雨中姿。
向人如诉,粉泪半低垂。
九十春光堪借,万种心情难写,欲将彩笔寄相思。
晓看红湿处,千里梦佳期。

诗句

  1. 春宵微雨后,香径牡丹时。
  • “春宵”指春天的夜晚,“微雨后”表明是在雨后的清晨;这里的“香径”指的是经过牡丹花盛开的小径。
  1. 雕阑十二,金刀谁剪两三枝。
  • “雕阑”指的是装饰精美的栏杆,常用于园林中,用以增加美观。这里用“十二”强调其华丽程度。“金刀”可能是指锋利的剪刀或刀具,用来剪裁牡丹花瓣,而“谁剪两三枝”表达的是对美丽瞬间的捕捉和欣赏。
  1. 六曲翠屏深掩,一架银筝缓送,且醉碧霞卮。
  • “六曲翠屏”可能是指园林中的曲折路径,两旁有翠绿的屏风。“碧霞卮”是一种古代酒器,通常为银色,这里形容酒的颜色像碧霞一样美丽。通过这一系列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美景沉醉的情感。
  1. 轻寒香雾重,酒晕上来迟。
  • “轻寒”描绘了春天早晨特有的凉意,“香雾”则暗示了牡丹花散发的香气与雾气交织在一起。“酒晕”形象地描述了饮酒后脸上因酒精的作用出现的红晕。
  1. 席上欢,天涯恨,雨中姿。
  • “席上欢”指宴会上的欢乐场景,而“天涯恨”可能指的是远离故乡的哀愁。“雨中姿”则是在雨中的自然状态或行为,可能是在赏花、品茗等活动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
  1. 向人如诉,粉泪半低垂。
  •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含蓄的感情表达,牡丹在盛开时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或情感),而观赏者的心情也随之波动,泪水不禁流下,但并未完全显露出来(“粉泪半低垂”)。
  1. 九十春光堪借,万种心情难写,欲将彩笔寄相思。
  • 这句诗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以及内心复杂的感受。诗人想要借助手中的彩笔来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但心中的情感难以用笔墨完全表达出来。

译文

春夜过后,细雨之后,香气四溢的小径旁盛开着牡丹花。华丽的雕栏上有十二根柱子,谁能剪裁下两三枝?曲折的绿篱深处,隐藏着翠绿色的屏风,架设着一架银色的筝,我们尽情地饮酒直到酒色变浓。微风吹拂,带来了淡淡的花香和雾气。我们沉醉在这美景之中,脸颊染上了淡淡的红晕。宴会上大家欢笑,而远在他乡的人却感到忧愁。雨水中的花朵更显得生机勃勃。她向我倾诉着什么,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下一半,但仍强忍着不让它落下。春光如此明媚,值得我们去珍惜。心中充满了各种情绪,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我打算用彩笔写下这些感情,寄托着我对你的深情思念。清晨,我在欣赏那盛开的花时,想起了远方的朋友,心中的情愫无法言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赏牡丹的场景,通过对环境、人物、情绪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从春日的雨后到牡丹的美丽绽放,再到宴会上的欢声笑语,诗人通过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元素,营造了一种浪漫而宁静的氛围。同时,诗中的景物变化也隐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表现春天景色与人情韵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