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波澄霁色,丹楼生晚辉。
江光二流暝,桥影七星稀。
犹明叔度火,未息文君机。
南陌骖騑度,东城钟漏微。
【解析】
“锦城夕”是这首诗的起兴,起兴是诗歌中一种常用的手法,它是指诗歌开头用某些事物来引起所要写的内容。起兴往往用一些富有特征的事物或景象作引子,引出下文的描写和抒写。此诗句中的“锦城”,即指成都,这是诗人的故乡;“锦波”则指锦江。这两句的意思是:在成都的黄昏里,锦江水面澄净如练,丹楼映衬着晚霞辉映。
第二联,“江光二流暝,桥影七星稀”。意思是说,在成都的黄昏里,锦江水光与江上灯火交相辉映,显得十分迷人,但此时却已是傍晚时分了,桥上的灯光只有七八盏。这两句诗描绘的是成都的夜景,其中“二流”指的是锦江,而“七星”则是成都著名的七里堤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成都的夜景如此美丽迷人,但却已经入夜了。
第三联,“犹明叔度火,未息文君机。”意思是说,在成都的黄昏里,虽然已进入夜晚,但依然可以看到明亮的火光。而这火光正是由成都太守李叔度的家宅中燃放出来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这美丽的成都之夜,人们仍然可以看到亮堂的火光,这是因为有成都太守李叔度的家宅中燃放出来的火焰在照亮着黑夜。这两句诗通过李叔度的家宅在成都夜空中燃烧的明亮火光,衬托出成都的夜色之美。而“未息文君机”,则是说在成都的夜晚,人们的活动仍在继续。
第四联,“南陌骖騑度,东城钟漏微”。意思是说,在成都的夜晚,人们骑着马在南面的道路上行走,而东城的城门上则传来了报时的声音。这两句诗描绘了成都夜生活的场景。而“未息文君机”,则是说在成都的夜晚,人们的活动还在继续。
【答案】
锦城夕
锦波澄霁色,丹楼生晚辉。
江光二流暝,桥影七星稀。
犹明叔度火,未息文君机。
南陌骖騑度,东城钟漏微。
赏析:
首句写景:“锦波澄霁色,丹楼生晚辉。” 成都为蜀郡治所,故称“蜀都”,这里泛指成都。锦波即锦江之水,澄霁色即晴朗的天色,形容江水清澈。丹楼即红色的楼房,晚辉指夕阳的余晖。这句是总写成都的美景。
次句写景:“江光二流暝,桥影七星稀。” 成都有七座桥(石犀、罗池、万福、小南、天仙、金凤、玉津)。二流即两江合流之处。这句是写成都夜游之景。
三句写景:“犹明叔度火,未息文君机。” 成都有李冰父子遗迹,故以李叔度代指李冰父子。文君即卓文君,汉时四川临邛人。东汉末年,张陵之子张鲁据汉中称王,其妻刘氏是汉帝之妹,号昭女。后刘氏卒,张鲁遣其弟刘元来迎娶昭女于葭萌关,并留居焉。刘元娶昭女之后,又纳其女弟为妾。昭女不乐为妾,乃绝食而死。张鲁葬昭女于汉嘉,遂葬刘元于广汉梓橦县。后人将此事载于《华阳国志》,称为《刘君碑》。此句借喻李叔度夫妇之爱。李叔度是成都太守,他治理成都很有成绩,百姓安居乐业。他治下的百姓,夜不闭户。
末两句写景:“南陌骖騑度,东城钟漏微。” 这句写成都夜生活。“南陌”即南街。唐代成都街道纵横交错,大街小巷很多。当时,骑马的人很多,所以有“鞍马喧秦市”之说。“骖騑”指骑马,也指驾车。“东城”指成都东城门外一带。“钟漏”泛指各种报更计时器具。这句写成都市井繁华,车马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