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兄和东坡龙钟三十九诗见寄次韵奉答

先世本儒宗,环堵图书半。
传家峄阳桐,一唱而三叹。
吾兄博群书,礼乐勤服玩。
开口韶钧鸣,下笔云雾散。
一举冠同乡,结交青云伴。
制策对天人,名声腾月旦。
朝趋金马门,日食青玉案。
汗简手编摩,一一书治乱。
诗文驰四方,应酬失栉盥。
先后十年馀,一阶迁陟缓。
节操冰霜同,忠诚日月贯。
行年未四旬,志强力不愞。
胡为诧龙钟,置我肠中炭。
愿保千金躯,逍遥在三馆。
夏宜葛苎凉,冬宜狐貉暖。
重为皇家珍,饔飧加白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兄和东坡龙钟三十九诗见寄次韵奉答》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一首诗。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佑元年(1086年)六月,因新法受挫、谪居黄州时所作。苏轼以“龙钟”自喻,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但仍然坚持信念、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诗中写道:“平生江海客,飘荡寄人间。”苏辙在诗中回忆了苏轼的一生,说他是一位像江海之客一样,飘荡在人间的文人。他曾经多次拜访苏轼,与他的交往非常密切。

苏辙写道:“今我亦龙钟,相从同岁寒。”这句话表达了苏辙对苏轼的敬意和怀念。他说他们两人现在都是年纪大了,都像龙钟一般,但仍然相互陪伴着,共同度过了岁月的艰辛。

苏辙写道:“君诗传不朽,吾笔亦堪传。”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苏轼诗歌的敬仰之情。他认为苏轼的诗歌流传至今,成为了不朽的经典之作,而他自己的笔力也足以传承下去,成为后人的楷模。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充分展示了苏辙对苏轼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