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河道中寄唯立

马上雨初晴,阴凉慰我行。
才经潞河驿,稍望直沽城。
万户人无病,千村谷有成。
水风消暑气,林木动秋声。
作客身逾健,临流思倍清。
裁书报贤弟,兼慰细君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北河道中寄唯立》是明代诗人杨守陈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慨与期待。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杨守陈,明代诗人。
  • 诗歌风格:杨守陈的诗歌以简洁明快、情感真挚著称。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 原文展示:马上雨初晴,阴凉慰我行。才经潞河驿,稍望直沽城。万户人无病,千村谷有成。水风消暑气,林木动秋声。作客身逾健,临流思倍清。裁书报贤弟,兼慰细君情。
  • 注释解析:诗句“马上雨初晴”描绘了旅途中雨后晴朗的景象,“阴凉慰我行”表达了行走中的舒适感受。通过“万户人无病,千村谷有成”反映了社会的安定和丰收景象。“水风消暑气,林木动秋声”则表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诗末的“裁书报贤弟,兼慰细君情”,则是向朋友表达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所见所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切感悟。
  1. 诗歌鉴赏
  • 意境营造:诗歌以“马上”开头,营造出一种旅行的氛围。雨后的晴朗、经过驿站的停留、远望城市的景象,都构建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期盼的旅程画面。
  • 情感表达:诗人在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表现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既有生活的烟火气,又有超脱世俗的哲思。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阴凉”、“暑气”、“秋声”、“林木”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
  • 语言风格:诗歌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够深刻传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这种语言风格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
  1.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杨守陈的这首诗不仅记录了明朝时期的历史风貌,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人心态。通过阅读这首诗,可以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 教育意义:这首诗作为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它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能够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北河道中寄唯立》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它不仅是对个人旅途经历的记录,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他对社会和谐稳定的期望。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不断探索人生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