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闻致仕之命偶书

北客忽传新命下,中流急放一舟还。
浮名已谢云霄外,公道犹存天地间。
老遣情怀聊藉酒,闲携杖屦即登山。
应知此外无馀事,寂寂松阴昼掩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武城闻致仕之命偶书》是明代诗人杨旦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杨旦,字晋叔,号偶庵,生于建安(今福建建瓯),是杨荣的曾孙,弘治年间进士,历任太常卿等职。他在政治生涯中曾因直言不讳而遭贬,后因瑾诛获重用,官至户部侍郎,嘉靖初年致仕。他的文学成就也颇为显著,著有《偶庵文集》十卷和词集《促庵词》,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他深邃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歌原文
    北客忽传新命下,中流急放一舟还。
    浮名已谢云霄外,公道犹存天地间。
    老遣情怀聊藉酒,閒携杖屦即登山。
    应知此外无馀事,寂寂松阴昼掩关。

  3. 诗歌解析

  • 首句“北客忽传新命下”,以“北客”自比,表达了一种突然得知新的任命或消息的惊讶与兴奋。这里的“新命”可能指的是朝廷的新任命或新的工作任务,暗示了诗人从官场上的忙碌状态突然转变为闲适生活的转变。
  • “中流急放一舟还”则描绘了一种归隐的生活画面,诗人如同在湍急的河流中突然释放了一叶扁舟,回到了平静的生活。这里的意象丰富,象征着诗人从仕途的波涛汹涌中抽身而出,回归到宁静的田园生活中。
  • “浮名已谢云霄外”表达了诗人对于名誉、地位的看法。在他看来,那些虚幻、飘渺的名利已经远离了现实,不再占据他的心灵世界。这种看法体现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追求。
  • “公道犹存天地间”则表明尽管外界的名声已经消散,但公正、真理仍然存在于世间。这既是对个人道德信念的一种坚持,也是对整个社会秩序的一种期盼。
  • 通过“老遣情怀聊藉酒,閒携杖屦即登山”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在晚年选择了一种更为悠闲的生活方式。饮酒、登山成为了他排解忧愁的方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 最后两句“应知此外无馀事,寂寂松阴昼掩关”则是全诗的总结,诗人认为除了隐居山林之外,世间再无其他值得忧虑的事情。他选择在松树掩映下的静谧中度过余生,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武城闻致仕之命偶书》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晚年生活态度的诗歌,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思与批判。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倾向,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