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忆再用前韵 其二

冯夷剪水费工夫,玉殿朝回肃步趋。
共讶袁安犹闭户,谁怜江革独遗襦。
状如柳絮因风否,声类春蚕食叶无。
父老预占来岁稔,赞调元化荷钧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中忆再用前韵 其二》是一首明代诗人杨旦的作品,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繁华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当前困境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该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杨旦(约1470年—1548年),字叔夜,号东阳逸民,明代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杨旦的诗歌常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的诗作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1. 诗歌原文
    灾沴潜消乐事厌,寒威转劲火藏炎。
    持杯顿觉芳醪薄,得句时将冻笔拈。
    羽卫森严随白帝,琼瑶散乱妒飞廉。
    欲看雪月交辉处,兀坐空斋不下帘。

  2. 诗歌鉴赏

  • 描写自然景象:这首诗通过描绘雪景和冬日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冬天的自然美。诗中的“雪中忆再用前韵(其二)”部分,通过丰富的词汇和细腻的描写,将寒冷的冬季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和环境氛围。
  • 表达人生感慨:诗歌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诗中的“岂如王孝伯,鹤氅斗清媚”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无限怀念以及对未来可能遭遇的不幸的担忧。
  1. 主题思想
  • 怀旧与哀愁: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表达了深深的怀旧之情和对现实的不满。这种怀旧不仅仅是对过去美好的回忆,也是对未来可能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担忧和忧虑。
  • 社会现实反映:在诗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种种不满和批评。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个人的抒情之作,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雪中忆再用前韵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深度的作品。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诗人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人生理解。这首诗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生活、审视世界的新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