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圃 其一

朱楼碧树影层层,竹节鱼鳞喜不胜。
翻笑金华吴孺子,鹿皮深坐古龛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春圃·其一》是明代诗人杨承鲲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成为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珍品。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朱楼碧树影层层,竹节鱼鳞喜不胜。翻笑金华吴孺子,鹿皮深坐古龛藤。”
  • 译文:在朱红的楼阁中,碧绿的树木的影子层层叠叠。竹林中的鱼儿鳞片般的喜悦让人难以言喻。不禁想起那位金华的吴孺子,他坐在古老的石壁上,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1. 诗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 创作背景:此诗为《长春圃·其一》,创作于明代,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和一位古代文人的形象。
  • 作者简介:杨承鲲,明·人,字伯谦,号东阳,又号南野山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1. 诗意解析
  • 自然景观的描绘:《长春圃·其一》中的“朱楼碧树影层层”,通过色彩鲜明的词汇传达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的场景。这里的“竹节鱼鳞”形容了竹子的形状,如同鱼鳞一般,增添了诗句的艺术美感。
  • 人物情感的表达:诗中的“翻笑金华吴孺子”,可能指的是一位生活在金华地区的文人或隐士,他的深坐和古龛藤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1. 艺术特色
  • 意象的运用:在这首诗中,意象的使用极为巧妙。如“竹节鱼鳞”不仅描述了自然景物的形态,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美好。这种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给人以深思。
  • 音乐性:这首诗的节奏明快,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这不仅体现了诗歌语言的魅力,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音韵掌控能力。

《长春圃·其一》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