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
长春仙馆得句 朅思仙馆一临诸,芸几兰闺信洒如。 忧乐向来成底事,诗书无射合相于。 松间雅爱风延爽,竹里仍看月入虚。 廿四年前闲景概,祗宜分付绿纱疏。 注释: 1. 朅思仙馆一临诸:回忆起曾经游览过的仙馆,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向往之情。 2. 芸几兰闺信洒如:形容家中布置得温馨而雅致,充满了兰花的气息。 3. 忧乐向来成底事:人生之中,忧虑与快乐往往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其真正的原因。 4.
注释:人间的花,也有仙家的骨气,卯时酉时开花不让人知道。沉醉之中哪知岁月已流过,韵调高绝的牡丹花卧在空荡的庭院中。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借牡丹来比喻那些有仙骨的人。诗中“人间花亦有仙骨”,“人间”指的是凡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普通人;“仙骨”则是超凡脱俗的气质。诗人通过对牡丹花的描述,来赞美那些拥有超然气质的人。 第一句“人间花亦有仙骨”,是说即使是最普通的花朵,也具有像仙人一样的气质
【释义】 九天:天上;新旭:指初升的太阳;三殿:指长春宫。长春宫里春色融融,天高气爽,晴光照人。 【赏析】 此诗描写了长春宫春景之美好,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繁荣、人民安乐的向往之情。 首两句写景。“九天”,即天空,这里指皇宫所在的高处,“淑景”是美好的景色。“凝新旭”,形容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照得大地一片光明。“新旭”指初升的太阳,“三殿”指长春宫。“接彩霞”指长春宫的阳光普照
【注释】 1. 长春书屋:指位于京城的长春宫。恭和高宗御题诗韵:是作者应皇帝之命,对长春殿书屋所作的一首应制诗。 2. 数笏:几块方木。 3. 苍然:青苍的样子。 4. 云水快迎眸:形容景色美丽,令人赏心悦目。 5. 懔懔:严肃、庄重的样子。承先训:继承先辈们的教诲。孜孜勉自修:勤勉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6. 斜阳照林杪:夕阳的余晖照在树梢上。小坐:坐下稍作休息。句:即“句留”,即留连的意思。
【注释】 长春轩:在长安城东的曲江池西畔。 四时花木绕栏杆:四时花开,花木围绕在廊柱周围。 树㡳清风能却暑:树荫挡风可以驱散暑气。 床头新酒可袪寒:床头新酿的酒可以驱逐寒冷。 地偏客少门长闭:住处偏僻,客人很少,门户常常关闭。 老去心闲梦自安:年老以后,心境平静,做梦也安然自在。 碧窗红日正三竿:碧绿的窗户外面是红色的太阳,正当中午时分。 【赏析】
【注释】 1. 长春境:指春天景色。 2. 迟迟:迟缓的样子。 3. 郁郁:茂盛的样子。 4. 山窟(kū):山的洞穴,这里比喻山水中的洞府。 5. 依依:留恋的样子。 6. 宛宛:曲折的样子。 7. 同州庸(yōng):古地名,即同州,今山西大荔县。这里泛指平庸的人。 8. 华靡(mǐ):繁盛。 9. 所择:挑选。 【赏析】 诗中以松柏、山林、游人三者为比,写自己与同州庸人的不同
长春庵与黄逢永彭仲垣黄虞六诸君子宴集分得酣字 相见不和南,招携惯两三。 天衣铺坐对,人影入池涵。 野望馀楼阁,林声静笑谈。 晚虹低更渴,应羡饮方酣。 注释: 相见不和南,招携惯两三。 天衣铺坐对,人影入池涵。 野望馀楼阁,林声静笑谈。 晚虹低更渴,应羡饮方酣。 赏析: 《谒龙兴祚》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为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全诗以问答的形式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国事的忧虑。
【注释】 (1)园林:指庭院。长春菊,一种植物名。 (2)独占:形容非常突出,出类拔萃。匹美人:比作美丽的女子。 (3)小有:略有、稍有一点。风流:风度、气派。娱靖节: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意,即以菊花自比,表示自己超尘绝俗的清高。靖节:即陶渊明。 (4)秋老怨灵均:屈原《楚辞·离骚》中有“余不忍为此态也,有怀沙之志也”。灵均:屈原。灵均即屈原,因曾为楚怀王左徒
【注释】 长春圃 其二:在长满青竹的园圃。 芦叶:芦苇的叶子。风乾:风吹干。酒乍醒:像酒一样醒了。乍,忽然。 起来闲步白蘋汀:起身在白色的苹草汀洲上漫步。 万顷鹅肫绿:一望无际的绿色水面。鹅肫,大而圆的荷叶。 从他万顷鹅肫绿:随它那广阔的绿色的水面。 不换床头雀舌青:也不换床头的青花瓷茶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的诗。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清晨醒来
注释: 长春圃 其一 朱楼碧树影层层,竹节鱼鳞喜不胜。 翻笑金华吴孺子,鹿皮深坐古龛藤。 赏析: 《长春圃 其一》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诗歌。首句“朱楼碧树影层层”,描写了春天里,红墙绿树的影子层层叠叠,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二句“竹节鱼鳞喜不胜”,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得令人无法抗拒,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第三句“翻笑金华吴孺子”,以吴孺子(即吴道子)为喻,赞美他的才华横溢,技艺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