朅思仙馆一临诸,芸几兰闺信洒如。
忧乐向来成底事,诗书无射合相于。
松间雅爱风延爽,竹里仍看月入虚。
廿四年前闲景概,祗宜分付绿纱疏。

长春仙馆得句

朅思仙馆一临诸,芸几兰闺信洒如。

忧乐向来成底事,诗书无射合相于。

松间雅爱风延爽,竹里仍看月入虚。

廿四年前闲景概,祗宜分付绿纱疏。

注释:

  1. 朅思仙馆一临诸:回忆起曾经游览过的仙馆,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向往之情。
  2. 芸几兰闺信洒如:形容家中布置得温馨而雅致,充满了兰花的气息。
  3. 忧乐向来成底事:人生之中,忧虑与快乐往往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其真正的原因。
  4. 诗书无射合相于:诗歌和书籍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的关系,它们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了文化世界的基础。
  5. 松间雅爱风延爽:在松林之间,我特别喜欢那种凉爽的感觉,仿佛能让人心情愉悦。
  6. 竹里仍看月入虚:在竹林深处,仍然可以看到明亮的月光透过缝隙照射进来,形成美丽的光影。
  7. 廿四年前闲景概:回想二十年前,那时的景色和现在相比,显得更加宁静和美好。
  8. 祗宜分付绿纱疏:只希望将这份宁静和美丽通过绿色的纱帘传递给更多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作者游览仙馆时所见美景和内心感受的七言律诗。首联“朅思仙馆一临诸,芸几兰闺信洒如”抒发了对仙馆的向往,以及家中兰花气息的温馨。颔联“忧乐向来成底事?诗书无射合相于”提出了人生忧虑与快乐的困惑,同时强调了诗歌与书籍之间的相互映照关系。颈联“松间雅爱风延爽,竹里仍看月入虚”,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场景。尾联“廿四年前闲景概,祗宜分付绿纱疏”回忆了过去的宁静生活,并以绿纱作为寄托情感的象征。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