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初收候,林兰每放花。
素苞欺雪艳,粉蕊净铅华。
映月姿逾澹,临风香更赊。
多情怜野雀,栖托一枝斜。
【注释】
梅雨:指春末夏初的连续阴雨天气。
林兰:泛指花卉。
素苞:白色的花朵或花瓣,这里特指梅花。
粉蕊:花心,即花蕊,用来形容梅花的颜色和质地。
映月姿逾澹:形容月亮下,梅花的形态愈发淡雅、清远。
临风香更赊(shē):形容梅花在微风中散发出更加持久、淡雅的香气。
多情怜野雀,栖托一枝斜:形容梅花虽美却孤独无依,被野雀所怜爱,只能寄生在枝条上,显得凄凉而又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外形和神态,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和赞美之意。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首句“梅雨初收候”,描绘了春天结束、梅雨季节到来的景象,为下文的描写打下了基础。第二句“林兰每放花”,则点明了诗人所要描写的对象——梅花。这里的“林兰”是指树木花草,而“每放花”则暗示着梅花在春末夏初时节纷纷绽放的美丽景象。
接下来四句,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进一步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其中“素苞欺雪艳”一句,用“素”字形容梅花纯洁的花瓣,用“欺”字表现其与白雪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梅花的傲骨和清纯之美。“粉蕊净铅华”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花蕊,用“净铅华”形容其纯净无暇,如同少女般的娇艳。
最后两句“映月姿逾澹,临风香更赊”,则描绘了梅花在月光下和风中的不同状态。月光下的梅花姿态更加清远淡雅,微风中的梅花香气更加持久淡雅。这两句话既描绘了梅花的静态美,又描绘了其动态美,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最后两句“多情怜野雀,栖托一枝斜”,则以动物的视角来观察梅花,表现出了作者对梅花的怜惜和赞美之情。野雀因梅花而感到多情,愿意栖息于其枝头,表现出梅花的孤高、独立和美丽。同时,这也暗示了梅花虽然美丽但却常常被忽视的命运,令人深感惋惜。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外在美和内在美,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比喻、象征等手法也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