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闸兹为坝,议因辛卯行。
脊犹出水尺,涨乃泄川平。
北固晏津郡,东虞潦泺氓。
一兴利一弊,要度重和轻。

兴济坝

易闸兹为坝,议因辛卯行。

脊犹出水尺,涨乃泄川平。

北固晏津郡,东虞潦泺氓。

一兴利一弊,要度重和轻。

注释:

  1. 易闸兹为坝:用闸门代替堤防来控制水流。
  2. 议因辛卯行:讨论在辛卯年进行。
  3. 脊犹出水尺:山脊上的水流像出水的尺子那样高。
  4. 涨乃泄川平:水位上涨时,河水会泄去。
  5. 北固晏津郡:北方的黄河渡口,晏水县。
  6. 东虞潦泺氓:东边的湖泊和沼泽地。
  7. 一兴利一弊:一方面可以兴利(利用水资源),另一方面也有弊端(可能导致灾害)。
  8. 要度重和轻:需要权衡轻重(考虑水利工程的利益和影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兴济坝建设的议论诗。诗人通过描绘兴济坝建设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水利建设的思考和担忧。

首句“易闸兹为坝”,意味着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如闸门)来建造大坝。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观点:“议因辛卯行”,表示这是在辛卯年进行的水利工程。

接下来四句是对兴济坝建设成果的描述:“脊犹出水尺,涨乃泄川平。”“北固晏津郡,东虞潦泺氓。”描述了工程完成后的效果:山脊上的水流如同出水的尺子般高,水位上升时河水能够泄去。此外,还提到了工程对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影响,晏水县和湖泊沼泽地等地得到了改善。

最后两句:“一兴利一弊,要度重和轻。”指出了水利工程既有益处又有弊端,需要权衡利弊,合理规划。这体现了诗人对于水利建设中利弊得失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通过描绘兴济坝的建设和效果,表达了诗人对水利建设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水利建设的不同看法和态度,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