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隐溪挽辞 其三

玉佩兮琼琚,霓衣兮霞裾。
秉元化兮握灵枢,列缺从兮丰隆趋。
倏阴而阳兮忽卷而舒,睨视浊世兮如污渠。
飘然乘风兮凌太虚,参王乔与韩终兮列仙为徒。
游紫微兮帝之都,怅思公兮邈天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蒋隐溪挽辞·其三》是明朝著名文学家杨士奇所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杨士奇,字伯谦,号西原,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尤以五言古诗著称。杨士奇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个人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深受后人所敬仰。
  1. 诗词原文
    玉佩兮琼琚,霓衣兮霞裾。
    秉元化兮握灵枢,列缺从兮丰隆趋。
    倏阴而阳兮忽卷而舒,睨视浊世兮如污渠。
    飘然乘风兮凌太虚,参王乔与韩终兮列仙为徒。

  2. 诗句解析

  • 玉佩兮琼琚,霓衣兮霞裾: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穿着华丽的霓裳羽衣,佩戴着珍贵的玉佩,形象生动,充满了神秘色彩。
  • 秉元化兮握灵枢,列缺从兮丰隆趋:这里的“秉元化”可能指掌握天地之正气,而“握灵枢”则是掌握生命之源。同时,“列缺从兮丰隆趋”中的列缺和丰隆都是神话中的神兽,分别代表着南方火元素和东方木元素,象征着阴阳调和、五行和谐。
  • 倏阴而阳兮忽卷而舒:这句话描述了一种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暗示世事无常,人心多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
  • 睨视浊世兮如污渠:这里的“睨视浊世”意味着诗人在看待这个世界时,能够清醒地看到其中的污秽和不美好,而“如污渠”则是比喻,暗喻世界如同污水沟一般令人厌恶。
  • 飘然乘风兮凌太虚:这里的“飘然乘风”描绘了诗人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状态,而“凌太虚”则是超越现实的束缚,追求高远的理想境界。
  • 参王乔与韩终兮列仙为徒:这里的“参王乔”和“韩终”都是古代神话中的仙人,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而“列仙为徒”则表明诗人希望能够成为像这些仙人一样的高人,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蒋隐溪挽辞·其三》不仅是一首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作品,同时也是了解明代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欣赏到杨士奇的诗歌艺术,还能够深入理解明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