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房披道函,琅琅琼瑶色。
逍遥古史坛,含真在守默。
焚香坐移晷,灵禽当户即。
不知摇笔人,神想驻何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深房披道函,琅琅琼瑶色。
逍遥古史坛,含真在守默。
焚香坐移晷,灵禽当户即。
不知摇笔人,神想驻何域。
。
《题毛羽仪小像》是清代诗人郑燮所作的一首诗,原载于1875年(清同治四年)的《雪竹堂集》,全诗如下:
【原文】
画师能识真面目,
墨客何曾见此身。
我欲携来求一醉,
却恐风尘隔故人。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画家对毛羽仪小像的认识,以及诗人对于与之交流的渴望和担忧。整首诗以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情感:一方面羡慕画师能够准确地描绘出人物的真实面貌;另一方面又担心现实中的自己无法得到这样的机会,只能在心中默默向往。
郑燮(1693—1765),字克柔斯,号板桥、石乳等。江苏兴化人,清代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他以画竹著称于世,在中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